
Knowledge Center
We believe that sharing our expertise and collaborations in clean energy policy is how real, effective change happens.
From reports and policy briefs, to webinars and podcasts—RAP advisors have built an extensive collection of resources providing in-depth analysis and practical solutions to today’s energy challenges.
Filter >>
Content Filter:
冬夏季的用电高峰时常让电力系统面临供应不足的风险。除却发电机组的基本调峰外,利用分时电价引导用户错峰用电通常是一种经济的选择。但在某些情况下,静态的分时电价可能无法灵活应对突发状况。相比之下,实时电价作为更“智能”的定价方式,通过揭示系统当前的供需和运行状况,能够及时反映系统在小时和分钟内的变化,使消费者得以根据实际的发电成本做出相应的用电调整。而在消费者方面,大型用户在管理和控制用电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更容易适应实时电价机制。 … View Summary +

有关容量补偿机制的讨论正在不断增多,近期发布的《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中更提到,需要“结合实际需要探索建立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然而,我们观察到,设计不当的容量补偿机制可能导致电力资源过度投资次优类资源,无法有效传达对低效资源的淘汰信号,最终导致了部分市场的超额成本和多余排放。因而,在电力系统的转型过程中,如若决定开展容量补偿机制,我们建议对其设计提出明确、谨慎和可控的条件。 … View Summary +

近年来,西北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较快,外送电占比较高,市场主体丰富,在电力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电力市场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中国西北地区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一样面临着在保障供应的同时进行低碳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于2022年底发布了《西北电网灵活调节容量市场运营规则(征求意见稿)》,希望增强区域电网灵活调节能力。我们从国际经验出发,对西北电力市场提出了两点建议,并对部分实施细节展开了一些讨论。… View Summary +

随着中国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能源需求和环境压力的双重挑战也越发受到重视。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求侧管理被逐渐视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今年5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该文件首次增加了需求响应章节,为需求侧资源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办法》也强调了节约用电、电能替代等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多管齐下地“推动电力系统安全降碳、提效降耗”。… View Summary +

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中国的能源和电力行业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全球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也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挑战。长期以来,中国的电力行业以五年规划为核心,为各种资源的投资(和淘汰)数量和类型提供高层指导。在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下,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进一步完善规划框架。本文从美国电力行业规划的实践出发,为中国改进电力规划和完善相关法律的制修订提出了一些建议,特别是完善电力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展望与规划流程以及建立公开、透明的利益相关方参与体系。… View Summary +

电气化能带来多重益处。通过电能替代以及用电能满足新的能源需求,电气化可以增加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特别是当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比例不断提高时,电气化可以更好地利用这部分绿色电力,并扩大其环境和经济利益。电气化终端也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灵活性,推动能源转型。随着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电气化将有效支撑工业、建筑、交通等终端用能部门碳减排。… View Summary +

近年来,在成本下降以及低碳目标的驱动下,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如何更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并且在可负担的能源成本的前提下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已经成为主旋律。… View Summary +
自2015年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电力市场发展迅速。在现货市场方面,多个省级市场和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初具规模。跨省跨区现货交易在富余可再生能源现货交易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参与的范围和规模,为区域以及全国电力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View Summary +
国家能源局于今年4月20日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睿博能源智库认为,该《征求意见稿》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对支持电力系统稳定、促进清洁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尤其关注《征求意见稿》中第四条的总体思路:“远近结合、科学谋划电力系统转型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统筹规划、建设、运行、市场、科研等各项工作,建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管理体系,确保稳定工作要求在新型电力系统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落实。”… View Summary +
电力合同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效率、成本和排放都有着重大影响。这不仅在中国和美国,而且在世界其他各国都同样如此,特别是对那些致力于实现碳排放目标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在2010年代初开始的工作基础上,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最近颁布的政策文件中也呼吁要在电力中长期合同和合同履约机制方面继续发展。… View Summary +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21年出台了一份重要的政策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要求各省对几乎所有的用户都要设计和实施分时电价。这将极大地推进分时电价在中国的实施,并使中国成为少数几个尝试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分时电价的国家之一。… View Summary +
2021年以来,能源规划、碳达峰行动方案、新型储能指导意见等多份政策文件中都强调了虚拟电厂的发展,北京、内蒙古、浙江等多地也将虚拟电厂写入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在中国的双碳目标下,发展虚拟电厂对于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实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等方面,具备重要意义。… View Summary +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背景下,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全球经济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路径。分布式能源因具有清洁、低碳、且离负荷中心较近等优点,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15年中,中国分布式能源政策不断演化和发展。根据近期政策,在2020到2025年期间,现行的政策支持逐步取消,分布式能源将逐渐转向市场导向和竞争模式。因此,“十四五”期间是分布式能源发展由补贴驱动转为市场驱动的重要转折期。… View Summary +